本站
非官方網(wǎng)站,信息完全免費,僅供參考,不收取任何費用,請以官網(wǎng)公布為準!
三、古詩詞鑒賞(10分)
9.閱讀下面這首詞,然后回答問題。
感皇恩·出京門有感
李俊民
忍淚出門來,楊花如雪。惆悵天涯又離別。碧云西畔,舉目亂山重疊。據(jù)鞍歸去也,情凄切!
一日三秋,寸腸千結。敢向青天問明月。算應無恨,安用暫圓還缺?愿人長似,月圓時節(jié)。
(1)“楊花如雪”這—寫景句在詞中有什么作用?請簡要分析。(3分)
①交代了離京的時間(即暮春)(1分);②渲染了離別時的凄涼氣氛(1分);③用楊花的紛亂如雪,烘托離京時心緒的煩亂(1分)。
(2)請簡要說明這首詞上闋的行文思路。(4分)
詩人先寫離別時的情狀(1分),接著寫“忍淚”的原因(1分),再寫前路的艱險(1分),最后寫登程后的凄切心情(1分)。
(3)“一日三秋,寸腸千結”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?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?(3分)
①夸張、對偶;②表現(xiàn)離愁之重、思念之苦以及與在京親友們的情誼之深。
評分建議:修辭手法,1分,只答“對偶”不得分;答到“離愁之重、思念之苦”等意思即可。
四、名句名篇默寫(8分)
10.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。
① ,暗香浮動月黃昏。 (林逋《山園小梅》)
② ,云破月來花弄影。 (張先《天仙子》)
③不畏浮云遮望眼, 。 (王安石《登飛來峰》)
④沾衣欲濕杏花雨, 。 (《志南《絕句》)
⑤ ,千載誰堪伯仲間。 (陸游《書憤》)
⑥ 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 (朱熹《觀書有感》)
⑦紙上得來終覺淺, 。 (《陸游《冬夜讀書示子聿》)
⑧位卑未敢忘憂國, 。 (陸游《病起書懷》)
疏影橫斜水清淺 沙上并禽池上暝 自緣身在最高層 吹面不寒楊柳風
出師一表真名世 問渠那得清如許 絕知此事要躬行 事定猶須待闔棺
五、現(xiàn)代文閱讀:文學類文本(20分)
閱讀下面的作品,完成11~14題。
最后的山
[美]弗·拉塞爾
緬因州北部的秋天,黃昏將近,天上零零落落地掛著些許浮云,一朵一朵的云影將這山區(qū)的景色裝點得格外瑰麗、動人。幾個取著印第安名字的少年營地就坐落在這兒。
當微風在清涼的黃昏里顫顫悠悠時,我每每站在一棵老橡樹下,舉目凝望,前方的灌木叢和沼澤地盡收眼底;再往前數(shù)哩,一座小山映入眼簾。這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。光禿禿的山峰下是一個荒蕪的牧場,牧場上星星點點地生長著野檜樹,裸露的花崗巖點綴其間。然而,數(shù)哩以外的這座小山卻以某種魔力在吸引著我,召喚著我。我無法移開自己的目光。我心里明白:假期結束以前,我一定要爬上那座山——越過牧場,穿過灌木叢,繞過花崗巖,一直向前向前,直到爬上山頂。我一定要這么干。我說不清這是為什么,甚至也沒問過自己。
一個秋高氣爽的周末下午,我溜出了營地,去爬我魂牽夢繞的小山。從橡樹下望去,山峰就在眼前,神秘莫測,充滿誘惑。我順著棒球場的邊沿,向前走進了一片亂叢林。
亂叢林里藤蔓纏結,野草叢生。穿行其間,舉步艱難,無法分清南北東西。我忽而被朽木絆倒,忽而一腳踩進蟻穴,忽而陷入泥淖,忽而受到枯枝阻撓;帶刺的種子設法鉆進我潮濕的鞋子,蚊蟲在耳畔嗡嗚,蒼蠅飛旋著撞來撞去。我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挪動著步子,既迷失了方向,也忘記了時間。
就這般跌跌爬爬地往前趕著,只見一片空地驀然展現(xiàn)在眼前,空地上稀稀拉拉地長著梣樹和楓樹,陽光濾過枝葉灑在地上。我猛然發(fā)現(xiàn)前面有一排華美的小屋。那又窄又尖、直指藍天的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,與扇形木瓦、云朵似的圖案相映成趣,把房子裝扮得色彩斑斕,煞是迷人。房子與房子相隔很近,不過一臂之遙。所有的屋子都是空的,沒有一點兒生命的跡象。
在剛從亂叢林中出來的我的眼里,這片陽光映照的小樹林宛若格林筆下的童話世界;仿佛這個奇異的小村落在一種魔法的籠罩下,沉睡了一百年。我面前的這座黃色小屋,門廊上裝飾著藍色的小格子,不就是一直在等待著漢塞爾和格麗特爾[注]的么。林子里沒有一絲兒風,就連白楊的葉子也是木然地耷拉著。藍的蜻蜓、綠的蜻蜓懨懨地留在半空,凝然不動,更添了幾許似魔似幻的神秘。遠方,一只小黃鸝在啾啾地鳴叫,應和著催人入夢的蟬聲。除此,便是萬籟無音的死寂。這些小房子為何會在這兒?誰是它們的主人?看著這些,心里不禁悚然。
此時,日光已經(jīng)西斜,把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長老長。可我的小山仍在前方。我再次鉆進亂叢林子,披荊斬棘,終于到了一條坑坑洼洼的路邊。剛轉過一道彎,就到了山腳。那是我的山,我朝思暮想的山。它坦蕩地浸在脈脈斜暉里。我跨過花崗巖,踏過草地,踩著麻葉繡球和笑靨花,急匆匆地朝山頂攀去。
終于,氣喘吁吁地,我站到山頂上。頭頂穹窿,腳下的山堅硬、實在。多少次,我遠遠地凝望,它是那樣地緲緲忽忽,無可企及。此刻,我身在其中。
然而,正當我站在山頂?shù)漠攦海介_始從我腳下滑走。
正前方,幾哩林地外,我又看見了一座山,一座更高、更長的山;牛群在砍伐過的山坡上悠然地吃草,山頂上樹木蔥蘢。但我是絕不會再去攀登遠方的那座山了,縱然登上最后一座山是我長久的渴望。就在我舉目凝望之時,我便感覺到,它的遠方還有另一座山;巴蒂山外,緬因州外,都會有另一座山。山外有山。即便我走遍天涯海角,隨時隨地都會有另一座山在等著我。于是,我幡然頓悟:人生沒有最后的山。
【注】格林同名童話里的男女主人公。
11.請依據(jù)文章第二至八段,概括“我”的心理變化。( 4分)
向往——驚奇——害怕——自豪。(4分,每點1分)
12.請賞析文章第六段景物描寫的表達特色。(6分)
通過聯(lián)想格林筆下的童話世界,突顯小樹林的神秘色彩;運用比擬手法,刻畫白楊和蜻蜓的情態(tài),增添了小樹林的魔幻意味;以動襯靜,以黃鸝鳴聲和蟬聲反襯小樹林的死寂。(6分,每點2分)
13.文中畫線句有什么作用?(4分)
描寫遠方更有吸引力的一座山,與前文形成突轉,為下文的頓悟作鋪墊。(4分,前兩點各1分,最后一點2分)
14.請結合全文,探究文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。(6分)
人生要有夢想,要勇于追求探索;人生只有在奮斗的過程中才有收獲和體悟;奮斗永無止境,但要適可而止。(6分,每點2分)
語文學習 http://seo-9.cn/chinese/